解读工业阀门颜色标识需遵循 “先看标准→再对介质→结合附加信息” 的逻辑,核心是通过颜色快速定位介质类型,同时结合标准差异和部件细节确保准确判断。
一、第一步:确定遵循的颜色标准
不同场景下的标准决定了颜色的基础含义,需优先明确,避免误判。
- 国内项目(GB 标准):默认参考《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、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》(GB 7231),颜色与介质的对应关系最常用(如红 = 可燃、绿 = 水)。
- 国际项目(ISO/ANSI 标准):ISO 标准与 GB 基本一致,但氧气明确用 “天蓝色”;ANSI(美国标准)中,蒸汽阀门常用银色,压缩空气用蓝色,需单独核对。
- 企业内部标准:部分化工、核电等特殊行业会在通用标准基础上补充,例如某企业可能用 “橙色” 标识高温介质,需以企业提供的色卡为准。
二、第二步:根据颜色匹配介质类型
在明确标准后,通过阀体(或阀杆)主色对应核心介质,这是解读的关键步骤。
- 危险介质优先识别:红色(可燃)和黄色(有毒)是高风险标识,看到这两种颜色需立即警惕,操作前确认防护措施。
- 常规介质快速对应:绿色直接关联水类,蓝色关联空气 / 氧气,黑色关联惰性气体或润滑油,可快速排除高风险。
- 本色(银 / 灰)需额外确认:若阀门为金属本色(如不锈钢、铸铁),无额外涂色,通常需结合标识判断,可能是蒸汽、真空或无特殊风险的介质。
三、第三步:结合附加标识验证
仅靠颜色无法完全精准判断,必须搭配阀门上的其他标识交叉验证。
- 文字标识:阀体或铭牌上标注的 “介质名称”(如 “循环水”“天然气”)是最准确的依据,颜色需与文字一致。
- 流向箭头:箭头方向可辅助判断介质输送方向,结合颜色进一步确认(如红色阀门箭头指向储罐,可确认是可燃介质输送)。
- 压力 / 温度标识:标注的压力等级(如 PN16)、温度范围(如 - 20~150℃),可辅助判断是否与颜色对应的介质特性匹配(如黄色有毒介质阀门通常会标注更高的密封等级)。
四、注意特殊部件的颜色含义
除阀体主色外,阀杆、手轮的颜色可能传递 “状态信息”,而非介质类型。
- 阀杆颜色:部分阀门用阀杆颜色表示开关状态,例如红色阀杆代表 “关闭”,绿色代表 “开启”,需以企业规定为准。
- 手轮颜色:通常与阀体颜色一致,或为黑色 / 灰色,主要起防滑作用,不单独作为介质标识,无需过度解读。